學習的實質是什么?很多家長認為是,“怎么學”,其實學習問題的實質是“愿意學”。學習成敗的關鍵是什么?很多家長認為是刻苦努力和學習方法,其實關鍵問題還是在于孩子是否樂意學習。
如果一個人根本沒有學習的愿望,再好的老師,再好的方法都不可能起任何作用,他也不可能刻苦努力。
下面我們看看專家怎么回答一些棘手的問題?
1.小貝:老師,請問我每次教孩子學習,孩子總記不住怎么辦?
回答:先懂孩子,后懂教。孩子具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孩子是喜歡主動探索、有些孩子是喜歡模仿別人,還有的孩子是天生具有逆向思維。在判斷之后,掌握他的學習規律,因材施教。
2.小貝:老師,我的孩子總是不乖,不聽話怎么辦?
回答:遇到棘手的情況時,要給孩子兩個以上的選擇,盡量引導他做出你想要的選擇,不要強勢的要求他一定要按照你的要求做。
3.小貝:老師,孩子每次做錯了,我糾正他,他就老不耐煩了,然后索性就不聽了,這個怎么辦?
回答:嘗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在和他說話的時候,經常微笑與他互動;在與他交流時,保持與孩子視線在同一水平線,讓孩子有安全感和被尊重的感覺。在他有一點進步的時候,要進行贊美或者給他一些獎勵的小粘紙。他在表達自己意見的時候,要專注的傾聽,并且經常點頭贊同。經常不斷的鼓勵,能讓孩子克服困難,繼續學習。
4.小貝:老師,表揚孩子應該如何表揚?才能不要讓他驕傲
回答: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試著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另外,表揚和獎勵孩子是表揚他的“好行為”,而不是孩子。
表揚的時候,不要總用物質獎勵來代替精神上的表揚,適當減少物質上的獎勵。
5.小貝:老師,批評孩子應該如何批評?
回答:要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孩子需要“正能量”。比如:表達“不要跑”這個意思,可以說“請慢慢走”,告訴孩子怎么樣做是正確的。換個方式來表達,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6.小貝:老師,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有點著急
回答:不要把孩子們互相做比較,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和速度都不同請不要拿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孩子。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性。
7.小貝:老師,我的孩子遇到學習就逃避拖拉,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回答:學習需要好的方式方法。與其一直盯著孩子后面催促他學習,不如要他學會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他獲得了學習的快樂之后,他自然能夠主動的來學習,并且事半功倍。在學習的間隙,可以用一些小游戲進行互動的方式,讓學習的過程更有趣!
8.小貝:老師,我想讓孩子自己看書,不要老粘著我,應該怎么做?
回答:除了學校之外,在家里也努力營造學習的氣氛。家長在家盡量放下手機,拿起書本進行閱讀。孩子是家長的復制品,只有家長做到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到。
9.小貝:老師,有時候孩子耍小性子的時候,我應該怎么應付?有時候我自己也情緒控制不了
回答:在孩子有不良情緒的時候,我們應該進行安撫。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后,我們就剛才的問題對他進行教育。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緒的方法,一直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10.小貝:老師,如何讓孩子的學習自我負責呢?
回答:首先,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讓他自己做。如:收拾房間、整理書包、帶作業本,吃飯、穿衣、睡覺、洗內衣等等。一個孩子能做的事情很多,他會把這樣的習慣也帶入學習之中。其次,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家長幫助孩子承擔了他們行為的結果,就會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有句話說: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而是“慣”出來的。這里的“慣”,不是嬌慣,好習慣的慣性會使孩子在人生的軌道上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好習慣的受益者嗎?請一起握住習慣,這個人生的方向盤吧!